焊枪与送丝系统
定期清理焊枪喷嘴内的飞溅物(每天工作后用专用工具或压缩空气吹扫),避免堵塞导致保护气体流量不足,形成气孔。
检查导电嘴磨损情况(每焊接 50-100 米焊丝更换一次),磨损过大会导致电弧不稳定、焊丝偏摆,影响焊缝成形。
送丝轮需每周拆解清理,去除焊丝氧化皮或油污堆积,确保送丝顺畅(尤其铝焊丝易粘连,需使用专用非金属送丝轮)。
送丝导管需每月检查是否弯曲或内壁磨损,弯曲会导致送丝阻力增大,需及时校直或更换。
气体系统
每日检查气瓶压力(低于 0.5MPa 时及时更换),减压阀需定期校准(每 6 个月一次),确保气体流量稳定(如 MIG 焊通常需 15-25L/min)。
气管需避免挤压、弯折,每周检查连接处是否漏气(用肥皂水涂抹接口,无气泡为正常),漏气会导致保护不足,增加焊缝缺陷。
激光器与光学系统
激光器(光纤激光器、CO₂激光器等)需严格控制工作环境:温度 15-25℃,湿度≤60%,粉尘浓度≤0.5mg/m³(每日记录环境参数),否则易导致光路污染或激光器老化加速。
激光头镜片(聚焦镜、保护镜)需每周检查:用专用镜头纸蘸无水乙醇轻轻擦拭,若有划痕或烧蚀(因飞溅物损伤)需立即更换,否则会导致能量衰减、焊缝强度下降(保护镜建议每 100 小时更换一次)。
光路校准:每月检查激光束对中性(通过打标测试确认焦点位置),偏差超过 0.1mm 时需专业人员调整,否则会导致熔深不均。
气体保护焊激光焊加工控制系统维护
操作面板与参数校准
每日开机前检查操作面板(旋钮、按键、显示屏)是否正常:旋钮调节应顺畅无卡顿,按键反馈清晰,显示屏数字无闪烁、缺划,否则可能是触点氧化或线路接触不良,需拆解清洁或更换面板。
每月用标准仪器(如焊接参数测试仪)校准电流、电压显示值,偏差超过 ±5% 时需通过设备内置校准程序调整(参考设备手册),避免因参数显示不准导致焊接工艺失控。
送丝控制与反馈系统
检查送丝速度调节旋钮与实际送丝速度的一致性(可通过计时测量单位时间送丝长度),若偏差较大,可能是送丝电机碳刷磨损或驱动模块故障,碳刷磨损超过 1/2 时需更换(每 500 小时检查一次)。
部分高端设备带电流 / 电压反馈功能,需每周测试反馈精度:焊接时用万用表实测输出端电流电压,与面板显示对比,偏差超标需检查反馈传感器(如霍尔传感器)是否松动或损坏。
程序与联锁
禁止随意修改设备内置焊接程序(如专家数据库参数),若需调整,需记录原始参数以便恢复。
每周测试急停按钮、过压 / 过流保护功能:按下急停时设备应立即断电,模拟过流(如短路焊枪)时保护装置应快速响应,否则需检查继电器或控制电路。

